top of page
作家相片塔哈妮

EP22 愛無能的世代|有人用童年治癒一生, 有人用一生治癒童年。文字稿

看不完還可以用耳朵聽:Podcast 連結


歡迎收聽快樂生活提案第22集, 今天我們的主題是《愛無能的世代》。有時候我覺得人是很容易被看穿的動物, 我們在社交媒體上努力想去證明的東西或者想從別人口中聽到的看法, 正好反映了我們最缺乏的東西。


一個常常在社交媒體上公佈自己的感情生活或者是宣揚自己家庭婚姻幸福的人, 在現實面往往是一個完全相反的狀態。我認為人做每件事情都有它的內在動機的, 無論這個行為人他有沒有意識到, 他都有一個內在的動機。那我覺得我們之所以會想要在別人面前表現些什麼, 尤其是社群媒體, 無非是希望能從別人的眼中別人的口中, 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得到讚美認同或是一種證明吧。所以有時候我覺得人在社交媒體上面好赤裸喔, 對我來說。我看著這些朋友的臉書帳號, 看著他們發的文章, 都覺得對我來說蠻赤裸的一個狀態。因為他們極力想證明的反而是他目前最渴望最缺乏的。一個常常在臉書上費盡心思打文章或是貼照片說老公非常愛自己的妻子, 通常有一個花心的老公, 通常拉。還有常常炫耀自己的地位等等的, 反而是他內心空虛的證明。


【02:27】之前有讀過一本書是德國的專欄作家寫的, 叫《愛我無能的世代》。作者認為他眼中的周圍的人們的愛比較接近是愛自己而不是愛別人, 是一種自戀的愛。有一個例子就是當你的伴侶沒有做到某些你想像中期望中他應該做的事, 這時候你會覺得生氣, 那這時候我們可以稍微停下來問自己我們究竟愛的是他可以為我們做的事, 還是愛他這個人本身呢?如果你愛的是他可以為你做到的事, 那這樣是不是一種自戀的愛呢?他的存在是為了讓你滿足對自己未來的幻想嗎?作者在一開頭就寫到, 他認為我們的愛是一種錯覺一個給我們力量和依恃的幻想。這個錯覺對我們而言, 卻比真相還要真實。


【03:36】你現在愛著某人嗎?如果是, 你有什麼依據呢?作者認為我們生活在一個創造需求的社會裡, 消費購物帶給我們短暫的滿足感或者說短暫的幸福感, 不過既然這種感覺不持久, 我們就必須繼續在購買更多的商品, 我們必須不斷的對自己感到不滿, 這個體質才能繼續運轉下去。這個應該對大家來說是非常熟悉的概念了。但是可惜的是這一套遊戲規則現在也運用到了人際之間了。為什麼呢?為什麼作者會這樣講?因為有些人可能無法讓自己感到幸福快樂, 於是必須藉由其他的人事物來獲得滿足, 有可能是最新版的iphone, 或是一個對我們有感情的人。其實這麼做是讓虛榮心得到滿足或者其他什麼也不是。說到底就是我們忘記了怎麼愛自己, 我們把自愛和自戀混為一談了。自戀的自我渴望的我不會看到自己的缺點, 作者認為我們活在一個自戀的社會裡。自戀是缺乏安全感的一種表現, 自戀的人誇張膨脹自我形象、刻意忽視自己所有的缺陷和弱點, 這種自我表現需要不斷得到他人對自己優點的肯定。


【05:26】自戀的愛像是對一面善意的鏡子的渴望, 這面鏡子所呈現的鏡中影像永遠賞心悅目、讓人自我感覺良好。自戀的我不會渴望看到自己的缺點, 自戀的我渴望的是得到肯定和認同。我將自己想要看到的畫像投射到另一個人身上,最後愛上一個再適合自己也不過的假象, 其實和對方是誰都沒有太大的關係。我愛上的是我自己, 而且是我願意看見的那個部分的自己。自戀的人墜入愛河, 其實就是絕望的嘗試自愛。從這個角度來看, 我們究竟為何墜入愛河?我們的感情究竟有多少程度跟對方相關?真的是很值得深思的問題。我們愛上的只是彼此之間的交集, 是兩個不同人的相同之處, 也是為什麼兩個人約會的時候總是費盡心機的探索彼此的共同點,為什麼所有的人約會麼事都如此相似?我愛上的不過是另一個人, 只是這個人和我自己相像的部分, 在觀念態度和期望上有彷彿自己翻版的部分, 愛情本來就是源自於假相。愛情是對絕對認同的渴望,但世界上根本沒有絕對認同這回事。所以從這點看來,愛情是一個天大的誤會。你有沒有聽過這句話?我們彼此誤會了,但那是一段美好的時光。


【07:19】或許我們這個時代其中一個重要的真理,就存在著美麗而充滿悲劇的句子裡。我們和一個假象墜入愛河,愛上一個錯覺、一個給我們力量和依恃的幻想。而這個假象對我們而言,卻比真相還要真實。作者認為真正的愛是能突破自戀的假象帶來成長。真正的愛給我們重新成為一個人的機會而不再是這個社會所製造出的退化、懦弱的產物。愛讓我們有能力突破,帶給我們脫離劑有結構的可能性,讓我們轉換視角。我相信對另一個人的愛,會在一個人內心深處,激發出要為對方和自己成為更好的人的意願。作者認為這便是愛帶給我們的奇妙的可能性,讓我們想要提升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人,而我們應該善用這個可能性。


【08:28】到底什麼是幸福?到底怎麼追趕人生呢?書的最後面寫道「我們是今日的學生,上的是昨日的學校,教書的是前天的老師,卻必須面對明日的問題。」大環境的劇烈變動之下, 典範已經被破壞, 學習卻需要片刻不停。他人的期望不重要,走自己的路才重要。以上就是關於這本書的簡單的介紹, 大家可以去找這本書來看。我自己蠻喜歡的, 我曾經有推薦給我的以前的同事看, 然後他也蠻喜歡的。主要是在講德國柏林愛情的矛盾,但是基本上也適用於各大城市現代人的愛情。然後我今天想講的不只是這一本書,我是想要用這本書來帶入今天的主題「愛我無能的世代」


【09:43】除了自戀式的愛情, 其實我們還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 讓我們在日後的人際關係或是感情上面有不同的應對方式。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焦慮型依戀或是逃避型依戀?有些人是這兩個其中一個, 也有可能兩個都有。這兩個都是來自童年沒有得到滿足的愛的渴求、或是童年的陰影。導致長大成人之後的愛情觀,仍然在尋找童年的時候沒有辦法得到的安慰。比方說焦慮型依戀是在沒有辦法得到足夠的愛的時候,習慣用各種方式來引起大人的注意力,不管是父親或是母親都好。那當這種渴望一直沒有辦法得到滿足的時候, 在長大以後會很容易對會給你這種不安全感不滿足感的人, 覺得有吸引力, 會被這樣的對象吸引。

因為他好像讓你回到童年的那個失去的那一個階段, 讓你好像可以時光倒流去彌補這一份你當時得不到的東西,所以可能有些人會特別用力地去像小孩討好母親這樣子去看待愛情, 但這樣也是不是很健康的方式;另外一種極端就是逃避型依戀, 就是可能男生身上會比較明顯, 就是會裝酷,


假裝自己不需要愛假裝自己很堅強,特別是在跟另一半或是喜歡的對象產生矛盾產生衝突的時候他會用逃避來處理問題。那可能就是小時候用盡方法引起大人注意的這個方法不管用的時候,有些小孩會轉而封閉自己的情感,自己照顧自己。假裝自己不需要愛, 因為沒有期望就不會有傷害。這樣長大的時候也會用同樣的方式去處理大人之間的關係。


【12:38】這兩個都是, 不管我們活到幾歲, 這個問題一直沒有被解決它就會永遠是我們心裡的陰影。那就看你會不會想要解決這個問題讓你有個美好的人生, 更好的自己去面對你未來的另一半或是現在的另一半。那要克服這個問題的最好方式應該就是去找諮商師。你不一定要是很嚴重的心理問題才去找諮商師,相信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人生中的陰影或是心裡的黑暗的山洞,都是可以去處理的。如果你不想要找諮商師的話, 那你首先必須要先回憶你的童年要去找回你的陰影在哪裡。第一步是要承認自己有這樣子的問題, 有這樣的傾向。先意識到自己是什麼樣的問題,你才可以去面對他處理他。那我覺得靜坐吧!正念靜坐也是一個蠻有效的方法。透過正念靜坐讓你的意識可以不要那麼的受情緒影響,因為當你突然很強烈的被拉回到當時你缺乏的情感的時候, 你會在情緒上很用力的想要去做些什麼。不管是用力地去引起對方注意或是用力的武裝自己封閉自己,這都是需要用力的嘛。如果你有習慣性的正念靜坐的話, 你會看到這個問題。


【14:43】我覺得有點像班納準備要變成浩克的時候, 如果你是一個常常有正念靜坐的人, 那你在準備變成浩克之前你會自己把自己停下來。你會先意識到你準備要變成浩克, 你會自己把這個情緒跟你自己本人抽離,來阻止自己變成浩克。這應該是我能想到比較深動的比喻吧。然後我覺得這件事情,在我周圍的人, 當然我自己也有拉我先承認。那我周圍的人也蠻多是這樣的。但是我覺得我算是比較幸運了, 因為當你知道自己哪方面有一塊陰影的時候, 你就已經是痊癒的開始了。很多人是知道自己有這個傾向、有這個問題的這一步, 他都還沒有走到, 那可能會這樣子耽誤了一生。我是講真的。我之前有看到一句話「有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有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幸福家庭的小孩他的童年會給他足夠的安全感, 他會變得比較有富有的愛, 他可以很健康的去愛別人;那如果是從小心裡就有一塊陰影的話, 那你可能會花一輩子時間去治療你的童年, 這也是蠻辛苦的。


【16:36】然後我覺得這條路是很長的, 但是隨著你的努力, 你靜坐的時間拉長, 你跟自己內心的野獸拔河的時候, 班納的力量會越來越強;浩克的力量會越來越小。你可能還是會變成浩客很多次, 但是你變成浩客的時間可以縮短或是漸漸的你變得可以控制這個浩客。我覺得這是人生中也是蠻有意思的練習吧, 如果你用一種開闊的心態去看他的話。坦白說我覺得有一個健康的人際關係和甚至感情伴侶在人生中的影響是蠻重要的,所以我希望把這件事講出來。我覺得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點點這樣陰影, 那看到這個陰影你才可以釋放內心的野獸, 還有跟野獸合而為一, 這樣你就會變得更精神上更自由、情緒上一個自由,更成為自己的英雄吧。今天突發奇想跟大家分享這本書, 還有焦慮型依戀和逃避型依戀的這兩個童年陰影, 那我希望大家都可以活得越來越好, 越來越快樂幸福。如果你喜歡今天的主題的話, 或是你希望能聊更多類似主題的話, 你也可以在我的IG跟我說, 或是你也可以去給我評分留言訂閱, 那我們有機會再見囉,掰。

87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